員樹林公學校第五學年賞狀
識別碼 | 系統識別碼: F20220406001 |
---|
題名 | 資材名稱: 員樹林公學校第五學年賞狀 |
---|---|
創作者/單位 | 主要作者: 員樹林公學校 其他貢獻者: |
內容描述 | 描述介紹: 本件為大溪區中興國小校史室所藏,為其前身員樹林公學校溪西分教場(或稱分校)於大正15年(1926)頒發給第一屆學生陳臣枝之品學兼優獎狀,授與二等賞。 自明治36年(1903)臺灣總督府發布府令,修改公學校規則,將一年二學期,改為一年三學期制,每年第一學期的開始為四月一日,第三學期的結束日為三月三十一日; 故本件為陳臣枝五年級的最後一學期期末受頒之獎狀。 依據中興國小校史室所藏《學校沿革誌》記錄: 大正9年(1920),行政區劃因政令大幅調動,原隸屬桃園廳海山堡鶯歌石區(今鶯歌地區)的中庄地區,改制編入大溪街。原當地孩童通勤至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就讀,隨行政區劃改制須轉通勤至員樹林公學校。 因通勤距離大幅增加,地方人士向該時大溪街長江健臣請願,設法設立學校,經多方努力,於大正10年(1921)4月24日獲認可設立員樹林公學校溪西分教場。 「溪西」由該時大溪郡役所郡守──岩本多助命名,原意指稱學校位於淡水河西邊;同年5月18日於借公廟作為授課場所,該時中庄第二保保正──陳世財主導,捐贈四分四厘土地(缺子字頂腳一二四番地)供建校舍,隔年落成。 昭和3年(1928)分校奉准獨立設校,名稱改為「溪西公學校」。 昭和16年(1941)因修訂《臺灣教育令》,初等教育機關一律改稱國民學校,因此更名為「溪西國民學校」。 民國34年(1945)改稱「中興國民學校」暫派陳東池先生代理校務; 民國35年(1946)首任中興國民學校校長黃崇光先生到任。 民國57年(1968)實施9年義務教育,正式更名為「中興國民小學」。 內容語文: 日文 |
主題與關鍵字 | 主題分類: 人物團體 |
載體型式 | 載體類別(1): 文件 層次: 單件 |
物件資訊 | 主要材質: 紙質、護貝塑膠膜 色彩: 黑白 總頁數: 1 物件單位: 張 版次/版數: 1/1 |
日期資訊 | 發表日期: 1926 年 null 月 null 日 |
地點資訊 | 地點緯度: 24.92588358396809 地點經度: 121.31011215767313 |
資材關連 | |
---|---|
參考資料 |
|
普查紀錄資訊 | 翻拍紀錄者: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典藏展示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