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1970年代遶境隊伍中的藝閣

資材編碼
識別碼

系統識別碼: O20220210010

基本資訊
題名

資材名稱: 1970年代遶境隊伍中的藝閣

創作者/單位
主要作者: 邱垂正
其他貢獻者:
內容描述

描述介紹: 三層新勝社為每年參與農曆 6 月 24 日桃園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遶境的社頭(大溪人對子弟軒社的稱呼),成立大正 8年(1919),為大溪歷史最悠久的社頭之一,也是大溪三層地區最早成立的社頭;除了參與普濟堂的慶典外,並支持三層地區信仰中心福安宮(主祀天上聖母)所舉辦之進香和慶典祭儀等活動。 新勝社係由三層居民郭石枝召集當地對於學習北管戲曲有興趣的民眾所組成,成員多為當地海山煤礦及順和煤礦的礦工,演出的子弟戲大受好評;由於獲得礦主支持,日治時期新勝社便遠至中國刻了一對桃、柳將軍(大仙尪),為大溪最早的千里眼、順風耳將軍,遶境出陣初鎮以外的時間安置於三層福安宮內鎮殿。戰後新勝社再成立龍陣技藝精湛而享有盛名。 據在地居民回憶,過去家長們會競相為自家小孩爭取登上藝閣車的機會;雖然乘坐藝閣車遶境又熱、又累,對孩子們來說仍是難得的回憶。戰後至民國60年代( 1970 年代),大溪遶境隊伍中仍可見藝閣蹤影,爾後逐漸消失。照片中為民國51年(1971) 遶境隊伍藝閣車行經大溪和平老街的景象。

內容語文: 繁體中文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分類: 民俗與宗教、人物團體

載體型式

載體類別(1): 作品文物

層次: 單件

物件資訊

主要材質: 相片紙

色彩: 黑白

總組件數/總頁數: 1

版次/版數: 1/1

日期資訊

脈絡年代: 創作日期:民國-戰後時期

地點資訊
參考資料
資材關連

參考資料


普查紀錄
普查紀錄資訊

翻拍紀錄者: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教育推廣組

相關資材

圖片

第 1 張/共 1 張
1970年代遶境隊伍中的藝閣授權標章 僅限公開瀏覽(C)   僅能於本站及木博館相關網站公開瀏覽,並無授權任何利用。